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2024年的景观园林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绿色基础设施的普及到乡村景观的兴起,从城市荒野的保护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每一个趋势都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趋势不仅描绘了景观园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图景,更体现了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和创新设计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实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世界,共同见证景观园林行业的璀璨未来。
1. 绿色基础设施的普及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中相互连接的绿色空间网络,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增加绿化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屋顶花园等绿色基础设施将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中将布满“绿色基础设施”02](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171l0RR.jpg)
![城市中将布满“绿色基础设施”](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121zR47.jpg)
案例:深圳零碳公园:该项目由AUBE欧博设计,利用场地原有丰富的地形和良好的自然生境,提出了低影响开发(LID)、低冲击开发、低碳植物设计、低碳工艺材料、低碳能源利用、低碳科普运营及海绵城市设计六大策略。深圳零碳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公园,更是一个展示低碳生活方式的平台。
2. 乡村景观建设的兴起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景观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成为热点。乡村景观建设将注重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
案例:田园综合体:作为当前背景下最适合乡村的发展模式之一,田园综合体通过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同时将乡村产业联动发展,使工业、旅游业、休闲业等相互融合,促使农业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
3. 城市荒野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荒野区域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提升城市韧性至关重要。未来的城市设计将更加注重保护城市荒野,并合理利用这些区域为市民提供休闲和教育的空间。
![城市荒野02](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061xS85.jpg)
![城市荒野](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011hHc7.jpg)
案例:“珀斯荒野化”计划:由知名景观事务所ASPECT Studios提出,旨在应对澳大利亚珀斯市的气候危机。该计划将自然引入城市核心地带,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增加城市韧性。
4. 海绵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概念强调通过自然和人工手段提升城市应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未来的城市将更加注重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02](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391jGav.jpg)
![海绵城市](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34120sC.jpg)
案例: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自2014年启动试点以来,中国已有多个城市实施海绵城市项目。根据计划,到2030年全国80%的城市都将拥有绿色海绵元素。这些项目通过建设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城市的雨水管理能力。
5. 国家公园与山水工程的推进
国家公园和山水工程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有更多国家公园和山水工程得到规划和建设,为公众提供休闲和教育的空间。
![大手笔的国家公园与山水工程02](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291hvtt.jpg)
![大手笔的国家公园与山水工程](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231bYN3.jpg)
案例: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2023年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上,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期为2023—2030年。五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3万多平方千米。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建立49个国家公园,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6. 恢复性、疗愈性景观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增加,恢复性、疗愈性景观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些景观通过创造宁静、和谐的环境,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恢复性、疗愈性景观将越来越受欢迎02](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501Cl7K.jpg)
![恢复性、疗愈性景观将越来越受欢迎](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2441tIRU.jpg)
案例:新加坡《冥想景观设计导则》:该导则探讨了如何让景观对人类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关键的设计要素。新加坡的许多公园和花园都融入了冥想景观的设计理念,为市民提供放松和冥想的空间。
7. 棕地修复与再利用
棕地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前沿热点。通过换土、种植特定植物等方式去除污染,这些受污染的工业地块将摇身一变成为风景秀丽的城市绿色空间。
案例:南昌鱼尾洲公园:该公园位于一处污染严重的城市垃圾场上,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成功将其改造成一个调节雨洪、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城市绿洲。
8.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推动风景园林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变革。BIM、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在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智慧+景观”“科技+景观”将是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新](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1491A33a.jpg)
![“智慧+景观”“科技+景观”将是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新](https://www.52de.cc/attachments_news/2024/11/7_202411151101541mB6N.jpg)
案例:BIM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BIM技术可以模拟景观设计的三维效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同时,BIM技术还可以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无缝对接,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9. 尊重自然与维护生态的设计理念
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将更加注重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设计师们将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保护现有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
案例:生态敏感区的景观设计:在生态敏感区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们会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低影响开发策略,保护原有植被和地形地貌。同时,他们还会引入本土植物和动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 个性化与创新的设计趋势
随着人们审美和需求的多样化,风景园林设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设计师们将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
案例: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这些公园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文化展览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一些公园会融入当地传统建筑元素、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品展示等内容,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文化。
这些趋势共同描绘了2024年景观园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图景,体现了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和创新设计的重视。